访设计师潘均

 

  记者(以下简称“记”):你特别欣赏的设计师是谁?为什么?

  潘均(以下简称“潘”):“鬼才设计师”菲利浦史塔克(Philippe Stack)。他既是个天才型的设计师,也是个全才型的设计师。他设计的范畴极广,从到建筑和室内,小到牙刷,榨汁机,还有家具,服装,花瓶,机车,餐具,卫浴设备等等,无一不精。他设计的东西总是有异想天开、令人匪夷所思的创意。

  记:你是学室内设计的,但你最开始从事的工作却是平面设计,现在又回到了室内设计中来。这个转换的过程对你有什么影响?

  潘:最初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是迫于生计的原因,但回过头来看,平面设计工作对室内设计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,它们二者之间是相通的,我现在的公司在同时做平面设计和空间设计。从平面设计中,我的审美能力、色彩把握、图形运用、艺术素养等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,对我现在的室内设计很有帮助。在我现在的空间设计作品中,就有很多元素来自于我对平面设计的理解。

  记:你的办公空间设计给人印象深刻。请您从设计师的角度谈谈空间设计对企业文化的表达作用?

  潘:空间能够反映出企业决策者的品位和追求,鲜明地反映出企业的文化特性。不同的行业、不同的企业会选择不同的风格,选择不同的设计师,古典的,现代的,鲜艳的,朴素的,豪华的,简约的,都有其潜藏的文化背景。现代设计越来越趋向个性化,通过装饰装修,来体现企业与众不同的品牌内涵,体现企业的个性风格。作为设计师,在为企业作设计时,首先要对企业的文化有深刻了解,并通过创造性的设计,才能体现、甚至提升企业的文化和品牌形象。

  记:在自己对设计风格的追求和业主的要求之间,你是如何寻找平衡点?

  潘:对大多设计师来说这都是个困惑的、有难度的问题,但我遇到的不多,因为我的业主大多是看过我设计的东西找上门来的,他们对我的设计风格已经比较了解,所以也给了我更多的发挥空间。业主往往容易被直观的东西打动。有一些业主找上门来,是因为他之前看到了我做的其它项目,他就希望把他看到好的东西用到他的项目中,对一些新的东西往往不那么接受。这就影响了设计师的创新发挥。在做设计之前,我会详细了解甲方的空间要求、功能要求、风格要求等各个方面,然后结合甲方的行业特点、企业文化等信息,设计出符合企业的个性化空间。

  设计方案交到甲方手上之后,对甲方的意见,合理的采纳,不合理的则要坚持自己的原则,对甲方做说服工作。设计师一定要对自己的设计有充分的自信,敢于坚持原则。如果业主说什么,就做什么,设计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,设计师就沦为了绘图的工具,这是很可悲的。

  记:你常到国外考察,你认为国外的室内设计与中国的室内设计有什么差异,你在考察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?

  潘:差异是很明显的。从设计的角度看,国内的设计往往用的色彩比较多,材料用的比较厚实,国外的东西用的材料则比较轻、薄,颜色也比较简单、统一,只是在家具、饰品的选择上体现比较丰富的色彩;与国内相比,国外使用的材料更加精致、细致,工艺非常好。国外住宅也好,写字楼也好,空间较高,窗户很大,都十分注重采光,而且他们非常注重把室外的东西引入室内,内外融合得非常好。另外,在装饰方面,国外更多的体现在选择家具、装饰品和灯具上面,他们的东西做得很精致,设计得很好,摆上去就是很好的装饰,国外的设计中造型比较少。在国内则是造型很多,天花的造型,在平面的墙上挖进去或突出来,做各样造型,都很常见。在这方面,甲方的态度也是个重要原因,设计师提供一个方案,如果里边没有很多造型,或者如果造型不复杂,甲方常会觉得里面没有设计,不值得,所以很多设计师就在造型上大做文章。其实这样的设计并不见得好。总体来说,国内的设计水平和国外还是有一定差距,要缩小这个差距,不但设计师的水平要提高,甲方的审美水平也要提高。